解读“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篇

日前,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67号),新能源产业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产业也被作为了其中的一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中近来最为火热的分支更是被单独提出,给予了一节共五段一专栏的内容。考虑到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仍有赖于政府的补贴和相应扶持政策,这样的《“十三五“新兴产业规划》内容自然会对行业发展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因此,方旭资本这一期就以特别篇的形式,解读一下《”十三五“新兴产业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内容。

一、“(一)实现新能源汽车规模应用。强化技术创新,完善产业链,优化配套环境,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提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水平,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整体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

本段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标的总述,核心内容只有一个——“到2020年,实现当年产销200万辆以上,累计产销超过500万辆”。

事实上,这一类似产销目标在2015年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中即有相应提及,该文件的目标是2020年145万辆,总保有量500万辆(2016~2020年新增保有量457.1万辆,2015年及之前保有量40多万辆,合计500万辆以上)。

根据中汽协的最新数据,2016年1-11月累计产销40.28万辆,基本可以确定今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可以突破50万辆,那么无论是按照现有增速估计还是原计划计算,未来四年实现约400万辆的产销目标都完全没有问题。但在保有量目标不变的基础上,《规划》中2020年的目标较以往文件有一定提高,透露出政府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更大期望。

因此这一关键句可以解读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要以200万辆为目标而努力,并确保保有量在500万辆以上。


二、“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加快推进电动汽车系统集成技术创新与应用,重点开展整车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和结构轻量化设计。提升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配套能力与整车性能。加快电动汽车安全标准制定和应用。加速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开展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研发,实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联合应用示范,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发展。建设电动汽车联合创新平台和跨行业、跨领域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电动汽车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完善电动汽车生产准入政策,研究实施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制度。到2020年,电动汽车力争具备商业化推广的市场竞争力。”

这段是对新能源汽车下游汽车制造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的总述,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前三句与最后三句指的是新能源汽车接下来发展的核心——“提质”。

从今年的做法来看,这一提质的手段就是不断提升技术要求,据此不断对产品目录进行重审。今年的4批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中的车型已经将原来老目录中电动专用车、电动客车和电动乘用车分别淘汰了90%、70%和60%。明年这4批目录也会作废重审,届时主管部门的行政手段就是进一步完善的准入政策和积分管理制度,相应车型的审批会越发困难,“十三五”期间势必会出现产业集中化的趋势。因此在2020年力争实现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市场竞争力的目标下,不仅补贴条件趋严,而且其额度一定会逐步退坡,退坡幅度甚至很可能不会低于原规划预期的40%。

2、    “开展电动汽车电力系统储能应用技术研发,实施分布式新能源与电动汽车联合应用示范,推动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发展。”这一句非常有意思,分布式新能源+电动汽车正是Musk今年重磅推出的Tesla+solarcity的概念

作为公司来说,这样一单并购在技术和资本两个领域内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对于国家战略来说,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智能驾驶等融合后形成的“能源互联网”无疑是应大力扶持的发展方向。“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是智能电网,而要实现智能电网,首先就要保障本期“电改”的顺利实施。随着能源互联网相关几条的首次写入,可以预期国家对这次“电改”放开售电是下了决心的。


三、“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着力突破电池成组和系统集成技术,超前布局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实现电池材料技术突破性发展。加快推进高性能、高可靠性动力电池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提升动力电池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和关键材料龙头企业。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2020年,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同步,产能规模保持全球领先。

专栏14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提升工程
完善动力电池研发体系,加快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建设,突破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技术瓶颈。在关键电池材料、关键生产设备等领域构建若干技术创新中心,突破高容量正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技术。加大生产、控制和检测设备创新,推进全产业链工程技术能力建设。开展燃料电池、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领域新技术研究开发。”

本部分是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划的总述,专栏中对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路径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可以看到高安全、长寿命、高能量密度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指标,但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是一个矛盾,要抓大放小,于是《规划》明确提出正负极材料要追求高容量,电解液方面要通过添加剂创新实现自主研发,安全方面要靠隔膜材料、控制设备和系统集成技术的突破。这些方向性规划将成为接下来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地方——关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以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仅仅提及了电池回收工作中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相关责任,但在《规划》中,相关表述已经变成了“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事实上,电池回收本来就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要想成功实现回收利用的构想就需要从车企到电池企业的共同配合,如果政府只是喊喊口号也不会做这样的修订,由此可见国家对这一行业还是很重视的。而要实现电池回收利用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电池性能和电池设计的标准化,因此在这样的规划下,“十三五”期间动力电池行业的势必会建立更加严格、更加统一的行业标准。随着行业标准化的完善,电动汽车应用过程中最值得期待的“换电”模式也很可能会在“十三五”期间脱颖而出。


四、“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加强燃料电池基础材料与过程机理研究,推动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材料和系统关键部件研发。加快提升燃料电池堆系统可靠性和工程化水平,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推动车载储氢系统以及氢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推进加氢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

本段是对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规划。相较以往文件,《规划》中首次将燃料电池的规划内容单独列出,表明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充分重视。但正如我们在新能源汽车专题第二期中已经阐述过得,氢燃料电池目前存在着四大缺陷,使得其暂时无法与锂动力电池相竞争。《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也集中于这四大缺陷的解决,但值得注意的是其目标——到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仅仅是锂动力电池汽车行业2011-2012年的水平。因此对于这一行业,我们不妨继续保持观望态度,且看它这五年发展如何。


五、“加速构建规范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因地适宜、适度超前”原则,在城市发展中优先建设公共服务区域充电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居民区与单位停车位配建充电桩。完善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推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等关键技术研究。大力推动“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提高充电服务智能化水平。鼓励充电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提升持续发展能力。到2020年,形成满足电动汽车需求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本段是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设施产业的规划发展,与整车、动力电池一致,标准化和高质量同样是该行业是“十三五”期间的主题。值得注意的该部分中“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的相关表述与第二部分相关内容相呼应,两者均归属于能源互联网的范畴。在能源互联网中,需求端响应非常重要,这时候作为需求入口的充电设施就可以通过设备智能化实现更高的价值——通过设施状态的信息实时交互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需求预测,智能充电设施可以通过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行业和配售电行业提供信息资源而创造巨大的附加价值。


综上所述,我们从《规划》中解读出了如下五点内容:

(1)国家再一次调高了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预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态度“十三五”内不会改变;

(2)“提质”将是“十三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主题,行业集中化整合和优势企业产业链一体化很可能将成为接下来政府主管部门所期望的产业发展趋势;

(3)“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国家开始提前布局的战略规划方向,在这一背景下,最前沿的“电改”工作无疑将成为政府未来能源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

(4)动力电池行业标准将在“十三五”期间的进一步完善,届时在政府政策扶持下,电池回收产业和电池更换产业势必大有作为;

(5)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开发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但“十三五”内的目标仅是达到类似锂动力电池汽车2011-2012年示范性应用的程度。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目前还主要依赖于政府扶持政策,要想在行业中获利,把握政府政策的风向标并顺势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最近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可以预计”十三五“期间新能源产业仍将持续得到政策倾斜,使得新能源产业可以保持甚至加快现有增速。

新能源汽车作为整个新能源产业的储能端代表,其在新能源消纳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未来储能成本大幅下降,电池的梯度回收利用工作也将逐步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附:图解“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






查看相关精彩话题:

1、什么是新能源汽车

2、笑傲江湖,唯有动力电池

3、动力电池技术为何花落锂电?

4、新能源汽车真的便宜吗?

5、新能源汽车路在何方?

6、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从三星事件谈起

7、动力电池的安全之盾——BMS(电池管理系统)

8、专业才能为王——BMS现状与竞争关键

9、主动还是被动——从科列技术谈起

10、专利是保护还是桎梏——磷酸铁锂的前世

11、名不副实的“石墨烯电池”

12、硅碳材料——一个被“石墨烯”掩盖的“潜力股”

13、浅析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液

14、电解液的核心——六氟磷酸锂

15、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材料

16、姓干还是姓湿——隔膜材料生产工艺的未来选择

17、全固态锂电池——锂电池隔膜行业的致命杀手

18、新的启航,守望新能源汽车2017 

19、新能源汽车该如何走出个未来?

20、动力电池快充技术是什么?


特别篇:

1、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

2、解读“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方旭资本是A类券商红塔证券的直投平台之一,立志于成为具备投行服务能力和价值发现能力的综合性资管平台。

原创:徐余颛,中科院凝聚态物理博士在读。